姜大源职业教育12论(学习文件)
日期:2011-04-08  发布人:姜大源  浏览量:

职业教育:技术与技能辨

姜大源

技术和技能,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现象,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殊方式。对这两个词及其关系的理解,大概最能充分体现“似是而非”的含义。

关于技术,汉语里通常的说法,一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二是指“技术装备”(《现代汉语词典》)。晚近的说法,一是指“技艺方术”;二是指“生产活动的知识、经验或操作技巧”(《古今汉语词典》)。

关于技能,汉语中则常被指称为“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现代汉语词典》),又被指称为“技艺才能”(《古今汉语词典》)。

由此,技术存在的载体至少有两种:一是人----承载经验、知识或技巧、技艺、方术的个体;一是物----集成人类经验与自然效应并被对象化了的技术装备;而技能存在的载体只有一种:人----具备能力、技艺或才能的个体。这就意味着,教育作为“育人”的工作,而不是“育物”的工作,其实质在于提高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及其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亦即工作中的技艺、技巧。显然,在“育人”的意义上,技术与技能“殊途同归”了。

因此,在职业教育中,技术与技能是什么关系呢?如果说,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是技能教育;那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或称为技术型人才,就只能是技术教育吗? 进一步,倘若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或简言之,是高技能型人才,那这又是什么类型的人才呢?

一、关于技术的再认识

与技术紧密相关的英、法、德文词,有两个:一是Technique(英)、Technic(法)、Technik(德),常见的解释是:技巧,手法,技艺,专门技术以及技术装备、技术设备,等等;二是Technology(英)、Technologie(法、德),常见的解释是:工艺(学),操作方法,以及技术,工业技术、生产技术、工程技术,等等。这些词汇都来源于希腊语techne,既有艺术、手法、手艺、技巧、技艺的意思,又有相关的科学理论----“××学”之意。

1.基于Technik(Technique)的技术与基于Technologie(Technology)的技术

为更清晰地理解技术的深刻含义,有必要对技术的英文与德文的表述予以进一步诠释。作为技术哲学诞生地的德国(陈昌曙),认为采用Technik和采用Technologie来表述技术,是存在很大区别的。而在英语文化圈,尽管技术也可用两个词表述,但Technique用得很少,人们在谈及技术时,总是用Technologie。因此,英语并没有像德语那样,对Technik(Technique)与Technologie(Technology)加以区别。

德语中基于Technik的技术,涉及4个方面:一是作为自然科学知识应用的技术,主要指涵盖3~6个专业群的电子技术,涵盖5~8个专业群的机械技术,涵盖5个专业群的建筑技术、技术物理和技术化学、信息技术和技术数学以及其他技术----自然科学专业群;二是作为人类行动技能的技术,主要指显性的,如人类所有活动领域里出现的对人类行动有意义的、目标定向的和可以重复的行动方式,例如:体育运动中的跳高技术、投掷技术、蝶泳技术等;艺术活动中的绘画技术、器乐技术等;日常生活中的窗户清洁技术等;以及隐性的,如人类在满足饮食、服装、居住等物质需求之外还要通过技术的应用满足文化需求,此时存在一些自然科学不起作用的技术应用,例如“魔术----魔力的技术”,诸如牺牲、祈祷等(Gehlen);三是作为高等学校代称的技术,主要指德国高等学校中的技术大学,如慕尼黑技术大学(Technishe Universitaet)、亚琛工业大学(Technische Hochschule)名称及其系部构成所表明的“技术状态”;四是作为日常口语应用的技术,主要指日常生活中被普适也被泛化地对各种工业制作的机械物件总合的称谓(《德国百科全书》)。此外,技术在我国也常被口语化地指称某人从事某项活动(工作、艺术等)的高超的技艺、技巧----“很有技术”。

德语中基于Technologie的技术,指的是“所有可提供的和在工业中可使用的、连同其(工程)科学理论基础的Technik的总合”。简短地说,它是关于“技术的学说或系统”(希腊语texnologia的释义),“包含技术的组分(工具、仪器,装置),物质的和组织的条件及其应用”,是“有关技术的关联的知识,而Technik只是Technologie的应用或转换”(《德国百科全书》)。

鉴此,上述分析科学地表明,从技术涉及范畴的角度,即技术内涵的角度,可将其分为两个层面:广义的总合的技术(Technologie)和狭义的专有的技术(Technik)。广义的解释,技术是“提供给社会的货物和服务之生产方法的总合”;狭义的解释,技术是“在利用自然物质和自然力并考虑自然法则的情况下关于产品、装置和工艺的创造性的工作”(《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

2.基于人的技术与基于物的技术

为更深入地讨论技术的实践意义,有必要对广义和狭义的技术做进一步界定。广义的技术属于工程科学范畴下的工程技术,而狭义的技术是指职业科学概念下的职业性技术(赵志群),即通常所指的涵盖工艺技巧、劳动经验、信息知识和工具装备的技术,也就是整个社会的技术设备、技术资料和技术人才的技术(参见http://www.baidu.com)。正如德国工程师协会对技术的三种定义:一是应用导向的、人工的、客体的构成物(人工物,物质系统)的集合;二是人类行动与产生物质系统的装置的集合;三是应用物质系统的人类行动的集合。

显然,上述诠释清晰地表明,从技术存在方式的角度,即技术载体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物”或物化的技术和“人”或人化的技术,亦可称为物化技术和身体技术(吴国盛)。

基于“物”的技术,可视作“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狄德罗)。技术的来源是人类的操作经验和人类发现的自然中的各种效应(并非只是人体器官的延伸),且伴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知识的积累被逐渐对象化为一个客体----首先表现为机器。因此,关于“物化”的技术,指的是可以脱离人的技术,即所谓实体性技术----以技术工具和技术装置方式存在的技术,以及规范性技术----以技术文本(信息)和技术程序(工艺)等形式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