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学的扩招和教育部下达的老员工禁止在外租房居住规定的发布,根据公司民办特色的发展要求,我发现员工在公寓内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公寓已经成为老员工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中心。但是,据调查,辅导员在公寓内对员工的思想教育管理还相对薄弱,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是新时代赋予高职业高专辅导员和管理者的新任务。
一、管理模式的大胆改革———以公寓为中心进行思想教育
公司在校生将近两万人,而基础设施建设还没能跟的上,因此员工的大多数时间都停留在公寓内,员工由原来纯粹班级管理的“班级人”向“公寓人”转变。针对员工公寓这一独特的空间加强对高职高专员工的指导、服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无疑是思想政治工作主动适应高职高专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1、学校应以人为本,为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条件。
寝室是每个员工在大学里的家,寝室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和员工的实际情况,高度重视公寓内外部环境的改善,从细微处入手,在公寓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大量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新建的员工公寓按安全、方便、合理、耐用的原则配备设施,对原有的员工公寓及其设备及时进行改建、维修、更新,优化员工学习、生活环境,不断满足员工学习、生活的实际需要,形成良好的外部氛围。其次学校应重视公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定期进行宿舍美化活动 ,评选优秀寝室,让员工切切实实把寝食当成家,从而美化好、建设好这个家。
2、建立以一带全管理机制,以部分带动全班。
随着公司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员工的数量不断增多,员工的素质水平也参差不齐。当员工入住公寓后,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心也应由班级向员工公寓适当转移。以抓好高职高专员工思想教育为主线,合理的安排宿舍,及时安排好员工公寓的规范化管理,利用有利资源管理宿舍。辅导员不仅要担当管理者,而且是员工思想发展的指引者,发挥辅导员在员工思想政治方面的优势和员工在发生困难时的作用,辅导员要将班级建设和管理的中心向公寓倾斜,将寝室的各方面建设纳入到班级集体观念的教育中来。员工的住宿要整体化,要将分散的寝室个体融合起来,从而强化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具体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整合宿舍,首先形成一个整体。在整体中寻求管理重心,突出思想教育在公寓对员工的引导作用。辅导员要把思想教育的范围直接扩大到公寓,勤进员工公寓,和员工面对面谈话,多关心问候员工生活方面的困难。在公寓范围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优势,建立以辅导员为核心的基层管理终端,将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解决在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公寓,使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得以充分地体现。(2)实行三级思想教育管理模式,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实行三级思想教育模式重在强化员工骨干的主导作用,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从而带动全班员工。通过建立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班干部和宿舍长的思想教育模式,形成思想教育和员工工作开展的桥头堡,以一带全,以部分带动全班。定期召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班干部和宿舍长的思想交流会,结合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将思想教育和工作分析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班干部和宿舍长的思想认识,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召开班干部和宿舍长的工作例会,既教育班干部要发挥模范作用,提高理论水平,又能及时反映问题,突出员工在公寓管理中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力地配合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并且及时了解员工的最新思想动态和公寓中员工出现的问题,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3)构建两条管理辅助线,深化寝室个体管理。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心,寝室建设对于班级凝聚力的提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发挥好寝室员工骨干的作用是能否管理好寝室,进而带动班级建设的关键。在寝室内部设立寝室长,选派思想成熟、工作踏实的入党积极分子或班干部来担任,将思想引导和行政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动作用。以辅导员为管理终端,建立班干部管理和寝室长管理两条辅助管理线,深化对寝室人员的直接管理,形成快速有效的反馈机制,使管理终端的要求和工作思路得以准确及时的传达,并且使寝室管理工作明确化,形成责权分明,分工有序,配合到位的寝室管理局面,有助于员工的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各种活动的深入开展。
3、知行合一,不断完善员工在公寓中的行为表现测评机制。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老员工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巨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但是有相当比例的员工是“双面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中成绩优秀,可在寝室里则不讲卫生、污言秽语等等。古人倡导“知行合一”,知与行的分裂无疑是教育的遗憾。当前,公司实施的老员工综合素质测评方案,涉及员工在公寓里的表现的内容较少,为那些班里一个样子,宿舍一个样子的“双面人”无意中打开了方便之门。实际上,我们要在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考核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老员工综合素质测评指挥棒的作用,加大对员工在公寓的日常行为表现的测评份量。也可以逐步推行操行量化考核,实行老员工思想品德实践学分制,把测评结果作为入党考核、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助学贷款的重要依据,既有助于规范员工在公寓的行为,又能充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
二、实行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教育模式的作用和重点
以公寓为中心的高职高专思想教育工作,突出了思想教育在公寓管理中的主体中心地位,明确了辅导员管理的重心 ,能够及时有效的把员工存在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员工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主要优点我概括如下(1)信息反馈速度快。在以辅导员为主体管理者的管理模式下,所有的信息流动是金字塔式的发散传递,强化了信息传递的方向性和有效性,畅通了辅导员和员工之间的联系通道,明确了员工在传递链的主体性和所要承担的责任,提高了上传下达的效率和准确性,克服了以往权责不明,员工相互推委的弊端,从而使员工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地深入公寓。(2)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学校后勤的社会化,使得公寓的管理在以员工为本的理念下更加透明化和服务化。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教育模式将班干部和寝室长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了寝室有思想堡垒,能自我管理、相互制约和监督作用,有力地带动了寝室的整体工作,有助于形成寝室管理者对每个成员情况的深入掌握,准确客观地判断事情发展的情况,使员工管理者即时了解隐患存在和发展的状况,从而为科学地处理事故隐患,将事故的隐患及时地消灭在萌芽中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宝贵的防范时间。(3)思想优势明显,工作易到位。在公司员工管理工作过程中,对员工公寓的管理,特别是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行为管理,始终是公司辅导员的一项主要责任。班干部和宿舍长的参与管理,将思想教育的阵地直接设到员工管理的第一线,将大型的复杂的有难度的工作化整为零,由工作的最基本元素寝室开始最后上升到集体,使得班干部及寝室长的主体地位得到突显,强化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两条管理线的辅助配合,使员工工作的开展既有安排布置的统一,又有思想上的积极动员,有效地使员工工作深入到同学们中去,活动的开展也丰富和有意义,从而降低了员工管理者的工作难度,为形成集体凝聚力和工作上的合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地位日益得到彰显。随着公司员工数量不断增加,教室资源的紧张,必定会用流动教室代替现在的固定教室,那样原有的班集体概念会不断淡化,深入寝室进行思想教育是势在必然。因此合适的思想教育模式对于推进员工工作的深入开展,强化集体意识,深化员工主体地位,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员工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思想教育扎根公寓,实行一个重心两条管理辅助线的三级管理模式,将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地深入到与员工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员工公寓,不仅使员工管理者更加高效快捷地管理员工,更使思想工作的阵地转移到员工生活的核心地带,为员工管理的细致化、深入化、层次化作了良好的铺垫。尽管其存在有形式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但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公司来说,不失为是一条有效途径。以公寓为中心的高职高专思想工作模式始终是员工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不论改革怎样发展,员工的思想教育不能放松。因此从素质教育的大局出发,公司应当在创新与稳定中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以公寓为中心的员工思想教育工作模式,以促进公司和谐快速的发展。
- 上一篇:试论当代职业公司产品改革新理念
- 下一篇:民办高职院校员工管理模式探讨